古代文论选段
《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题画》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念奴娇·雨肥红绽
雨肥红绽,把芳心轻吐,香喷清绝。日暮天寒,独自倚修竹,冰清玉洁。待得春来,百花若见,掩面应羞杀。当风抵雨,犯寒则怕吹霎。潇潇爱出墙东,途中遥望,已慰人心渴。斗压阑干,人面共花面,难分优劣。嚼蕊寻香,凌波微步,雪沁吴绫袜。玉纤折了,殢人须要斜插。
张公神碑歌
綦水汤汤扬清波。东流□折□于河。□□□□□朝歌。
县以吉静无秽瑕。公□守相驾蜚鱼。往来悠忽遂熹娱。
佑此兆民宁厥居。出自綦□□□□。松柏郁茂兰公□。
□神往来乘浮云。种德收福惠斯民。家饶户富无□贫。
畺界家静和睦口。朝歌荡阴及犁阳。三女所处各殊方。
三门鼎列推其乡。时携甥幼归候公。夫人□□□容□。
□□□□飨□觞。穆风屑兮起坛旁。乐吏民兮永未央。
鹿呦呦兮□□庭。文乐乐兮□□□。饮清泉兮□□□。
见□伏兮不骇惊。惟公德兮之所宁。上陵庙兮助三牲。
天时和兮甘露冷。日番□兮无亏倾。□□蜚兮朱鸟栖。
□□荣兮鸣喈喈。䳒鹄剿兮乳徘徊。给御卵兮献于西。
惟公德兮之所怀。池水□兮钓台粲。四角楼兮临深涧。
鱼岌岌兮踊跃见。振鳞尾兮游旰旰。时钓取兮给烹献。
惟公德兮之所衍。栗萧草兮丛铺陈。新美萌兮香苾芬。
蕙草生兮满园田。竞苔茗兮给万钱。惟公德兮之所□。
门堂郁兮文耀光。公神赫兮坐东方。明暴视兮俨卬卬。
夫人□女兮列在旁。陈君处北兮从官□。车骑骆驿兮交错重。
乘輗轺兮驾蜚龙。骖白鹿兮从仙僮。游北岳兮与天通。
玄碑既立双阙建兮。□□□□大路畔兮。亭长阍□□捍难兮。
列种槐梓方茂烂兮。天下远近□不见兮。公神日著声洞遍兮。
□□乾川传亿万兮。
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大雅·板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