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560篇诗词
和路朝奉新居 其四
陈傅门前客姓徐,有何智术佐閒居。接檐俛仰令遮雨,缚竹纵横为架书。
趁雪斸田移草木,和湾汲水贮龟鱼。上元已过清明近,更约寻花不用车。
宿山馆 其八
厨头火灭童偷饭,梁上巢空鸟避灯。入夜更无同舍客,今朝唯有放猿僧。
樵庵已贮霜前果,竹磴犹存腊后冰。谁道烟霄花上处,一梯云级万馀层。
答范君锡 其三
漫翁俊逸几无偶,安得吟诗类中酒。却是蓬头枕上吟,不知还有人嗔否。
漫翁春思今如何,但觉新诗老更多。却应笑我粗豪甚,颇似将军出塞歌。
周长官出二子诗相示
丹山一凤双雏生,十分羽翼三分成。未能飞奋先能鸣,才鸣不作凡鸟声。
羽毛安得相混并,鹏霄九万当冥冥。箫韶九奏仪王庭,光华舜旦魁群经。
送端叔 其二
是物可寄情,是物可寄声。不须使黄犬,延州歧路远。
莫怪不登淮上楼,只为淮水不西流。直待衔芦雁却回,其时随到天尽头。
感秋和张文潜 其二
张子非不厚,涕泗中夜起。兰蕙虽已衰,松筠正堪佩。
君爱兰与蕙,忘我筠与松。君爱洛阳官,弃我淮上翁。
翁如扬大夫,其心甘贱贫。不投天禄阁,却反离骚文。
骚人虽已殁,万古为忠魂。欲知冤愤气,但看苍梧云。
冤情寄湘水,冤声寄湘竹。年年霜露时,夜夜秋声哭。
酬李道源弹琴之句 其二
漫翁来索诗千首,须与古人沽美酒。近来声调太寻常,不知得似阳春否。
漫翁教我歌云何,水远山长春思多。安得桓伊吹短笛,共君慷慨一时歌。
又水仙 其三
我是江湖都一掬,海水虽深不濡足。待教平地产明珠,但恐世人更多欲。
韦侍郎挽词 其一
彻殡哀铃动,蒙棺素币舒。明旌先启路,画翣侧随车。
长夜玄堂近,平生燕坐虚。须臾泉户阖,挽绋且徐徐。
和吴奉议
一物勿令侵吾神,一事勿使摇吾真。养诸内者气欲息,散所滞者体欲伸。
为报平居既安叟,幸为平世难老臣。亦有閒僧晤言否,呼来伴子逍遥身。
寄龚豫之
海角龚支使,平生无所苟。而今五十六,岂肯变所守。
岂独龚支使,古来无奈何。达人自知命,世俗徒悲歌。
赠汪判官
庾郎酝藉本仙材,适自王家池上回。杨柳风前红蜡炬,芙蓉香畔白髯腮。
便摇健笔挥诗藁,仍替衰翁倒酒罍。说与泗州倪发句,梦随淮水向东来。
和路朝奉新居 其五
谁家住处近田庐,朝奉抽簪就退居。竹叶已成新岁酒,梅花未领故人书。
呼童解袂扪饥虱,趁日开箱曝蠹鱼。一似散仙閒到夜,卧屏仍看五云车。
和路朝奉新居 其十
身著练袍履用蒲,鹖冠鸠杖称郊居。家中但乏青囊印,坐处便看黄卷书。
赁屋为无扬子宅,休官非为武昌鱼。长年不出何妨事,况是门悬致仕车。
题扇 孀妇扇
已写共姜誓,仍题督护歌。更无脂粉污,唯有泪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