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609篇诗词 ► 191条名句

送告八从军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陈平无产业,尼父倦东西。负郭昔云翳,问津今亦迷。

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两见夏云起,再闻春鸟啼。

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圣主贤为宝,君何隐遁栖。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

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齿坐呈山南诸隐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来闍黎新亭作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大堤行寄万七①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书怀贻京邑同好①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宴包二融宅①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萧洒。②

五月休沐归,相携竹林下。③

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④

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⑤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一作与王昌龄宴王(黄)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

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

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

望秩宣王命,斋心待漏行。

青衿列胄子,从事有参卿。

五马寻归路,双林指化城。

闻钟度门近,照胆玉泉清。

皂盖依松憩,缁徒拥锡迎。

天宫上兜率,沙界豁迷明。

欲就终焉志,恭闻智者名。

人随逝水没,波逐覆舟倾。

想像若在眼,周流空复情。

谢公还欲卧,谁与济苍生。

岘潭

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

页次:(29/41)
<< < 28 29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