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733篇诗词 ► 36条名句

师子林十二咏 其六 问梅阁

问春何处来,春来在何许?月堕花不言,幽禽自相语。

题孙卿家小画二首 其一

高岭冒层岚,疏林逗残照。何处觅孙登,云间听长啸。

送郭省郎东归(二首)

金陵儿女踏春阳,金陵客子正思乡。

一杯况复春将去,目断飞花江水长。

送贾文学以郡荐赴礼部试毕归吴

匹马都门候晓开,吴公新荐贾生来。

郡中方待传经业,阙下先称射策才。

寒食杏花江店雨,春衣柳絮驿程埃。

惭予东掖叨陪讲,难把长干送别杯。

题画

落日青山影在沙,镜湖波净过荷花。

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贺家?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寄徐记室

惆怅江东日暮云,我来君去苦离群。

不知此日君思我,还似当时我忆君。

早春侍皇太子游东苑池上呈青坊诸公

铜辇出纡徐,春宫昼讲余。

戟烦郎将卫,简授大夫书。

草长园鸣鹿,冰开照跃鱼。

从游伴商皓,忝窃愧何如。

苏李泣别图

丁零海上节毛稀,几望南鸿近塞飞。

泣尽白头相别泪,少卿留虏子卿归。

送张司勋宝庆同知

乍出司勋幕,还乘别驾车。

按图犹汉地,输布尽蛮家。

山热蛇悬树,江晴鹤浴沙。

郡楼回首处,北斗近京华。

方匡师画

画图忽见白云峰,茶屋香台树几重。

身若在师行道处,晚来唯讶不闻钟。

雨中寄刘沈二别驾

漠漠春寒水绕城,谁家可作看花行。

一杯不得三人共,二月都能几日晴。

梦逐莺声风外断,愁兼草色雨中生。

画船载妓南湖上,不似年时放浪情。

寄题张著作菁山隐居

霞映青山似赤城,归栖闻已谢时名。

半湖残雨收虹影,几树斜阳带鸟声。

竹下逢僧投杖揖,萝间候客抱琴行。

平生应笑王夷甫,末路方言少宦情。

江寺雨中访杜二

几日缆归舟,同君野寺游。

旧怀言未尽,不是雨相留。

徐记室贲北归见访南渚复送还城

初辞楚泽到吴村,访旧嗟君古道存。

欲治匆匆归后计,难留款款坐中论。

雪迟似让梅先白,月早如愁树已昏。

此别终非前别远,孤舟江上莫销魂。

页次:(48/49)
<< < 47 48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