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733篇诗词 ► 36条名句

岳王墓

大树无枝向北风,

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

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

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

不见诸陵白露中。?

陈孝廉则

徂春易为感,复此栖孤寂。

莺啼远林雨,怅望乡园隔。

客舍换衣晨,僧斋听钟夕。

知君思正纷,杂英共如积。

闻晚莺时在围城中

昨岁闻孤啭,绿阴山院行。

今朝寝斋雨,重听独含情。

西涧多乔木,何为亦到城。

春日忆江上

柳下春潮没旧矶,草堂犹在掩荆扉。

如今归梦休为蝶,化作轻鸥度水飞。

题曹氏春江云舍

遥波霭微云,禽寒少相语。

君家在空阔,欲往迷洲渚。

纷纷树离雾,稍稍花滴雨。

日暮坐相思,江东渺何许。

宿圆明寺早起

客起灯前梦尚迷,满楼残月晓风西。

应知野寺非山店,只听钟声不听鸡。

金井怨

照水羞见影,汲水嫌手冷。

闲立梧桐阴,乌啼秋夜永。

赴京道中逢还乡友

我去君却归,相逢立途次。

欲寄故乡言,先询上京事。

登凤凰山寻故宫遗迹

兹山势将飞,宫殿压其上。

江潮正东来,朝夕似奔向。

当时结构意,欲敌汴都壮。

我来百年后,紫气愁不王。

乌啼璧门空,落叶满阴障。

风悲度遗乐,树古罗严仗。

行人悼降王,故老怨奸相。

苍天何悠悠,未得问兴丧。

世运今复衰,凄凉一回望。

送石明府之昆山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

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

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

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

夏珪风雪归庄图

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

乾坤莹净冰作壶,春意散入千林枯。

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

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蚁舟如凫。

鱼寒入泥不上窳,归来远识渔村孤。

柴门夜叩闻犬呼,径竹压折谁相扶。

山妻自炊稚子沽,不羡炙肉围红炉。

嗟余客游岁屡徂,诗囊随驴走髯奴。

长安何处觅酒徒,飞花扑头帽不乌。

旅舍无梦还江湖,惭对《风雪归庄图》。

闻人唱吴歌

楚人不解听吴歌,我独灯前感慨多。

记得通波亭下路,画船归去雨鸣荷。

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

雪后西园韭初剪,流澌晚动春塘浅。

闭门有客抱深愁,久不题诗砚生藓。

风尘健儿夸得意,独坐寂寥谁所遣。

应缘少学与时违,不习弓刀诵文典。

城中物贵市门静,好事犹能具杯脔。

琴堂朝夕共清欢,举白频浮不容免。

铃驺已游宾客醉,深夜垣扉罢扃楗。

一灯留照对床谈,沸鼎松声烹绿荈。

五更上马子先去,拥被独眠窗日筼。

起闻啼鸟忽兴发,欲往江边云隔筜。

人家旧燕尽巢林,草满长洲绝游辇。

春耕咫尺阻归计,野水自流闲浍畎。

吾乡繁华天下稀,花柳村村随步转。

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燹。

登临吹笛散群羌,此事空嗟千古鲜。

朝来风雨况凄黯,雨湿城头旗不展。

邻里冲泥备役夫,县官不召怜疲喘。

安居且复俟时宁,出岂无能非退卷。

范庄红杏几株在,好待开时同折撚。

对花忧患不须言,剩唤一杯供脚软。

黄葵

春晚独馀芳,风回带酒香。美人偏爱看,因似御衣裳。

秦宫

宫闭骊山静管弦,翠华巡狩去经年。

掖庭无用恩难报,愿上蓬莱采药船。

页次:(23/49)
<< < 22 23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