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1377篇诗词 ► 11条名句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 其五

四海论交游,文场二十秋。卷中生紫燄,镜里换霜头。

古寺邻宫月,寒淙响御沟。高堂微启齿,销却几年忧。

雪霁看月和度门韵时将发玉泉

一片牙光地,南宫墨不成。近窗花淡泊,就枕梦孤清。

吊古前朝泪,耽幽后夜行。刻期峰顶上,踏雪共题名。

桃花流水引四首

光碧堂前催赐衣,少年天女弱腰围。

而今花样新奇甚,不用银河织锦机。

县斋孤寂时曹以新王百谷黄道元方子公见过有赋

宦向清时懒,囊添旧日贫。琴孤行赠客,鹤惯不疑人。

怕死归婆子,休官谢鬼神。寒云流日影,震气赤鳞鳞。

岁暮即事

兰焰添灯重,花光簇夜红。綵枝閒玉剪,金帖冷屏风。

宦意如霜草,乡心折晚鸿。谁能学少女,眉画入时工。

曹以新

踪迹人间冷,生濡一世疏。近花安酒曰,避雨约床书。

文雅王元美,清夷孙太初。长庆名不死,有子亦为馀。

彭长卿自武陵至公安游甚困便欲由梁之鲁入都歌以送之

瘴雨溪烟痕满面,去日北风打霜霰。青鞋踏遍武陵山,溪流不泛桃花片。

千崖霞错绣盘盘,自是羁人眼不见。归魂夜夜搅春云,梦里黄金醒后变。

宵寒枕上叠征衫,晓雨街头典行卷。囊空难买沙头春,一骑秋风走淮汴。

袖里慵开北海书,匣中自洗端溪研。杜甫南池李白楼,兔园台馆灵光殿。

七十老翁健如铁,骚场尚可背城战。大耳红颊酒百盏,醉来犹枕桃花扇。

朱家门外季布髡,信陵席上侯嬴贱。碣石天高晓月寒,潞河水滑秋云溅。

幕府若逢裴相国,一字应偿一匹绢。

寄杨敦初 其二

万事传经懒,官閒且自由。闭门无不可,得秫更何求。

玄草扬云宅,清时王粲楼。莫言工作赋,此地易悲秋。

丘长孺 其一

不问南和北,都成故与新。放开双孔眼,阅尽一时人。

言语谁同味,肝肠孰最真。金陵居可买,是否作佳邻。

舟中看月仍用前韵

沙容兼雪看,垆响入泉听。近阁梅题逊,横江鹤姓丁。

诗魂将化石,霜颖发于硎。河鼓呈天练,蛟宫匝冷腥。

夜光辞岭蛤,舍利泻吴瓶。窈窕宫腰国,仓琅帝子扃。

穿林眠冻兕,触苇叫寒鸰。濯足求清濑,刚肠恶浊泾。

严子陵滩限韵同陶石篑方子公赋 其一

一州数百里,山水半呼严。先生高洁人,取名胡不廉。

宏也负奇气,气高心廉纤。空有如绵腰,了无似戟髯。

稽首先生祠,自羞自弃嫌。高迹如可履,乞我上上签。

严子陵滩限韵同陶石篑方子公赋 其四

因山以为台,因水以为滩。因草以为丝,因木以为竿。

因拙而辞世,因傲而弃官。严翁诚自知,刘叔亦难瞒。

宁有同肝膈,而不可羽翰。

过吴戏柬江进之

少年作客时,浸浸慕若长。干旄络长衢,一呵已神往。

前者为吴令,始复羡游客。觉彼白衫宽,恨我腰带窄。

今日过吴下,客来官已了。从头细忖量,客比官较好。

客是一尺雪,官是一窟尘。欲得客兼势,同年作王人。

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

三年忧国计,髸发飘霜霰。世事阅飞波,场偶观时变。

辽阳虽左谪,前箸可借便。昔时风闻者,眼可得而见。

倭奴逼朝鲜,虚费百亿万。竭尽中国膏,不闻蹶只箭。

东虏近乘胜,虚声震京甸。我兵折大将,腹背两受战。

辟如相扑人,举手先救面。弃远固不可,失近岂为善。

公宿负奇策,下马可措办。志士立功名,不在麒麟殿。

卑官如冶场,英椎听锻鍊。奇谋若可展,簿尉何足厌。

胸臆不得行,三公犹为贱。

和方子公童字

方生老为客,往往狎青童。下马揖平头,兴发如飙风。

瘦骨载野心,一饮百馀钟。微波照颠影,线偶系虚空。

十阄七负觥,脱冠语篁丛。从君文字饮,辜负石榴红。

页次:(61/92)
<< < 60 61 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