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240篇诗词 ► 8条名句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

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叠石

潺湲桂水湍,漱石多奇状。鳞次冠烟霞,蝉联叠波浪。

今来碧梧下,迥出秋潭上。岁晚苔藓滋,怀贤益惆怅。

忆平泉杂咏·忆辛夷

昔年将出谷,几日对辛夷。倚树怜芳意,攀条惜岁滋。

清阴须暂憩,秀色正堪思。只待挥金日,殷勤泛羽卮。

忆平泉杂咏 忆初暖

今日初春暖,山中事若何。雪开喧鸟至,澌散跃鱼多。

幽翠生松栝,轻烟起薜萝。柴扉常昼掩,惟有野人过。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 其八 泛池舟

桂舟兰作枻,芬芳皆绝世。只可弄潺湲,焉能济大川。

树悬凉夜月,风散碧潭烟。未得同鱼子,菱歌共扣舷。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惠泉

兹泉由太洁,终不畜纤鳞。到底清何益,含虚势自贫。

明玑难秘彩,美玉讵潜珍。未及黄陂量,滔滔岂有津。

思山居一十首。忆葛胜木禅床

忆我斋中榻,寒宵几独眠。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

虫网垂应遍,苔痕染更鲜。何人及身在,归对老僧禅。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海石楠

昔见历阳山,鸡笼已孤秀。今看海峤树,翠盖何幽茂。

霰雪讵能侵,烟岚自相揉。攀条独临憩,况值清阴昼。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钓台

我有严湍思,怀人访故台。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

倒影含清沚,凝阴长碧苔。飞泉信可挹,幽客未归来。

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

河水昔将决,冲波溢川浔。峥嵘金堤下,喷薄风雷音。

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惟公执珪璧,誓与身俱沉。

诚信不虚发,神明宜尔临。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东郡,凄然怀所钦。虽非识君面,自谓知君心。

意气苟相合,神明无古今。登城见遗庙,日夕空悲吟。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殁世有遗恨,精诚何所如。

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虽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绕舍下,修竹荫庭除。幽径松盖密,小池莲叶初。

从来有好鸟,近复跃鲦鱼。少室映川陆,鸣皋对蓬庐。

张何旧寮寀,相勉在悬舆。常恐似伯玉,瞻前惭魏舒。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苽时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涧底松成盖,檐前桂长枝。

径闲芳草合,山静落花迟。虽有苽园在,无因及种时。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西岭望鸣皋山

高秋对凉野,四望何萧瑟。

远见鸣皋山,青峰原上出。

晨兴采薇蕨,向暮归蓬荜。

讵假数挥金,餐和养馀日。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红桂树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

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页次:(14/16)
<< < 13 14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