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317篇诗词

一剪梅(丙辰冬长沙作)

暖日烘梅冷未_。脱叶随风,独见枯株。先春占早又何如。玉点枝头,犹自萧疏。

江北江南景不殊。雪里花清,月下香浮。他年调鼎费工夫。且与藏春,处士西湖。

点绛唇

漠漠春阴,褪花时候余寒峭。数声啼鸟。唤起帘栊晓。

云鬓慵梳,淡拂春山小。情多少。乱萦愁抱。风里垂杨袅。

浪淘沙(杏花)

绛萼衬轻红。缀簇玲珑。夭桃繁李一时同。独向枝头春意闹,娇倚东风。

飞片入帘栊。粉淡香浓。凤箫声断月明中。只恐明朝风雨恶。燕嘴泥融。

谒金门·江水绿

江水绿。江山数峰如簇。唤渡小舟来岸北。笋舆行太速。素艳窗纱笼玉。埠负看花心目。今夜知他何处宿。断魂沙路曲。

生查子

梅从陇首传,柳向邮亭折。鸳瓦晓霜浓,掠面凝寒色。相逢意便亲,欲去如何说。我亦是行人,更与行人别。

关河令/清商怨

江头伊轧动柔橹。渐楚天欲暮。浩荡轻鸥,波间自容与。岸蓼汀苹无绪。更满目、潇疏江树。此意何穷,凭谁图画取。

水调歌头 其三 癸卯信丰送春

韶华能几许,节物叹推移。群花竞芳争艳,无奈隙驹驰。

红紫随风何处,唯有抟枝新绿,暗逐雨催肥。乔木莺初啭,深院燕交飞。

渐清和,微扇暑,日迟迟。新荷泛水摇漾,萍藻弄晴漪。

百岁光阴难挽,一笑欢娱易失,莫惜酒盈卮。无计留连住,还是送春归。

满江红 其五 丁巳和济时几宜送春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怀索莫。那堪是、日长人困,雨馀寒薄。

叶底青青梅胜豆,枝头颗颗花留萼。叹流年、空有惜春心,凭春酌。

歌共酒,谁酬酢。非与是,忘今昨。且随时随分,强欢寻乐。

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问故园、不负送春期,明年约。

水调歌头(和石林韵)

世态万纷变,人事一何忙。胸中素韬奇蕴,匣剑岂能藏。不向燕然纪绩,便与渔樵争席,摆脱是非乡。要地时难得,闲处日偏长。

志横秋,谋夺众,谩轩昂。蝇头蜗角微利,争较一毫芒。幸有乔林修竹,随分粗衣粝食,何必计冠裳。我已乐萧散,谁与共平章。

菩萨蛮(韵胜竹屏)

多情可是怜高节。濡毫幻出真清绝。雨叶共风枝。天寒人倚时。

萧萧襟韵胜。堪与梅兄并。不用翠成林。坡仙曾赏音。

清平乐(萍乡必东馆)

无风轻燕。缭绕深深院。昼永人闲帘不卷。时听莺簧巧啭。

清和天气阴阴。南风初奏薰琴。唤起午窗新梦,愁添一掬归心。

谒金门

风和雨。又送一番春去。春去不知何处住。惜春无觅处。

柳老空抟香絮。莺娇乍迁芳树。回念故园如旧否。不堪闻杜宇。

东坡引(癸巳豫章)

飞花红不聚。都因夜来雨。枝头冷落情如许。东风谁是主。

看看满地,堆却香絮。但目断、章台路。残英剩蕊留春住。春归何处去。春归何处去。

生查子

庭虚任雀喧,院静无人到。回首十年非,赖得知几早。

心随香篆销,意与梅花好。万事转头空,一笑吾身老。

酹江月/念奴娇

韶华婉娩,正和风迟日,喧妍清昼。紫燕黄鹂争巧语,催老芬芳花柳。灼灼花王,盈盈娇艳,独殿春光後。鹤翎初拆,露沾香沁珠溜。遥想京洛风流,姚黄魏紫,间绿如铺纤。小盖低回雕栏曲,车马纷驰圆囿。天雨曼珠,玉盘金束,占得声名久。留连朝暮,赏心不压芳酒。

页次:(18/22)
<< < 17 18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