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177篇诗词

饯申屠御史归扬州行台

僻在江南天一隅,烦公原隰遍驰驱。数元结辈已多矣,百子骏今安得乎。

风力喧传真御史,霜台勇在去贪夫。翩翩只鹤骑将去,若问腰缠一孔无。

郊坛奏告礼成口号

夜半宫中响佩环,小臣仿佛见天颜。

月星明穊斋坛上,穷昊鉴临方寸间。

五色云祥开景运,两行露立缀仙班。

皇心自与天心合,万姓欢呼法驾还。

题汪才夫石城诗集

文到龙溪大家数,耳孙分剩有诗材。

只因住在修江近,接得涪翁一派来。

挽贾平章生母

有子万事足,相与乐湖山。

花迳板舆稳,萱庭衮服斑。

轲亲荣鼎养,鲁国忽丧还。

元气极之母,生贤奠两间。

挽介堂胡知郡

忆昨云从东野时,天街携手话心知。

澹庵往矣谁其嗣,文定今之学者师。

德邵年高前辈行,山摧木坏哲人萎。

虎头城下艰难共,古道如公更有谁。

挽实斋刘尚书

节麾仍帅阃,三道福星临。

政澈寒潭底,人行明镜心。

船中不留月,童背也无琴。

谁憩甘棠下,无穷蔽芾阴。

挽苏少章

曾趁当年桂子秋,烦公引领广寒游。

春官报罢笑归去,底事无成付命休。

诗又江湖一家数,学寻伊洛到源头。

忍将感兴篇来读,望断修江无限愁。

夜宿严陵舟中

好风特地送帆开,刺破芦花雪几堆。

浪裹烟波渔唱歇,岸头更点雁声催。

船空载取月同云,蓬破偷将天入来。

拂早起看鸥睡醒,笑侬抹过子陵台。

跋杨中斋诗词集

江西派已远,后来无闻人。

许大能诗声,来自浙之滨。

奚奴背锦囊,马蹄踏青春。

来派江西诗,风月浩无垠。

翩翩佳公子,皆绮纨其身。

惟君独不然,每恨无书贫。

胸中国子监,所积皆轮囷。

把酒读君诗,一字一精神。

句里带梅香,不涴半点尘。

家本住孤山,和靖与卜邻。

吾闻诗之天,不在巧与新。

纖浓寄淡泊,清峭寓简淳。

古律尤崛奇,可与子建亲。

此诗实兼之,体具众美纯。

载哦长短篇,音节中韶钧。

少游词如诗,二者皆逼真。

再拜卷锦还,愿言宝所珍。

东湖拜朔非礼去职诸生以诗留行和其韵以谢之

只有春风无世态,世间冷暖若为情。

废经彼自违先圣,议礼终难强两生。

不合拂衣吾竟去,谁云出昼待留行。

云卿数亩园犹在,已结东湖松菊盟。

古意二首

东篱采秋菊,秋菊清且香。

采之欲寄谁,聊以寓感伤。

感伤何所思,故人天一方,

故人日以远,思君岂能忘。

瞻望兮弗及,西山倾夕阳。

黄昏人倚楼,一声笛何长。

偶成

良贵由天赋,欺心天可欺。

功名皆梦幻,道理厌新奇。

枫叶敲窗际,梅花对月时。

个般清趣味,料得少人知。

钱张宣慰三首

奉宣德意慰群生,曾未□年政已在。

乃父勋名在彝鼎,当家衣钵合钧衡。

如何归隐山林得,不管从来利禄轻。

裴度淮西功业了,伫乘驲传上神京。

题僧南浦诗卷

齐己诸人壳已蝉,不传诗印又多年。

水萍粘瓦终无用,风絮沾泥不是禅。

谁识咸酸居味外,要追风雅到删前。

读师句法真家数,拂拂松阴响涧泉。

挽溪园周知郡

英英玉立已班行,地位如何不庙堂。

久合飞腾上华要,只缘抱负太刚方。

阶庭竞秀夸诸少,衣钵先传属长郎。

最是一家古三代,棣华今尚有余芳。

页次:(11/12)
<< <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