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688篇诗词 ► 68条名句

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

寥寥禅诵处,满室虫丝结。独与山中人,无心生复灭。

徘徊双峰下,惆怅双峰月。杳杳暮猿深,苍苍古松列。

玩奇不可尽,渐远更幽绝。林暗僧独归,石寒泉且咽。

竹房响轻吹,萝径阴馀雪。卧涧晓何迟,背岩春未发。

此游诚多趣,独往共谁阅。得意空自归,非君岂能说。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

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栗。

南楚有琼枝,相思怨瑶瑟。一身寄沧洲,万里看白日。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临风但攘臂,择木将委质。

不如归远山,云卧饭松栗。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即李光弼)

剡路除荆棘,王师罢鼓鼙。农归沧海畔,围解赤城西。

赦罪春阳发,收兵太白低。远峰来马首,横笛入猿啼。

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已闻开阁待,谁许卧东溪。

使还七里濑上逢薛承规赴江西贬官

迁客归人醉晚寒,孤舟暂泊子陵滩。

怜君更去三千里,落日青山江上看。

送侯御赴黔中充判官

不识黔中路,今看遣使臣。猿啼万里客,鸟似五湖人。

地远官无法,山深俗岂淳。须令荒徼外,亦解惧埋轮。

见故人李均所借古镜,恨其未获归府,斯人已

故人留镜无归处,今日怀君试暂窥。岁久岂堪尘自入,

夜长应待月相随。空怜琼树曾临匣,犹见菱花独映池。

所恨平生还不早,如今始挂陇头枝。

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迢迢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起,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何不至,赤日方煎烁。石露山木焦,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朝辞羊肠坂,夕望贝丘郭。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永怀姑苏下,因寄建安作。白雪和诚难,沧波意空托。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早晚归汉庭,随君上麟阁。

宿北山禅寺兰若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送从弟贬袁州(一作皇甫冉诗,题作送从弟豫

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游吴经万里,吊屈向三湘。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名羞黄绶系,身是白眉郎。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忧来沽楚酒,老鬓莫凝霜。

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夜中对雪赠秦系时秦初与谢氏离婚谢氏在越

月明花满地,君自忆山阴。谁遣因风起,纷纷乱此心。

送惠法师游天台,因怀智大师故居

翠屏瀑水知何在,鸟道猿啼过几重。落日独摇金策去,

深山谁向石桥逢。定攀岩下丛生桂,欲买云中若个峰。

忆想东林禅诵处,寂寥惟听旧时钟。

王昭君歌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

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

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送姨子弟往南郊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

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今我单车复西上,

郎去灞陵转惆怅。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

南地随缘久,东林几岁空。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

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唯将旧瓶钵,却寄白云中。

页次:(17/46)
<< < 16 17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