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棠韵

鬓雾鬟云襯脸红,嫣然一笑倚春风。

直疑倾国倾城魄,聚入此花颜色中。

阅道书

抱璞含和道俗同,寥寥万代想皇风。

后来贤智知多少,未似当年牧马童。

春雨

青皇初布令,大块已流湿。

霏霏散冲融,一一成膏液。

骎寻夜漏分,掀扬风箭疾。

孤灯月明眼,渐觉檐花密。

滴沥声毁洪,淋浪势方集。

清响迸源泉,美泽遍原隰。

甘腴滋田毛,浸灌融地脉。

盖将兆稌黍,岂但秀荠麦。

溪山鳞甲长,卉木攒新碧。

化工悦万族,生意浩无极。

苟惟本根在,孰不芽且坼。

未春雨非土,见者自姜恻。

既春雨非玉,闻者何悦怿。

示能刘惨舒,吾亦为物役。

英英梅粉露,点点桃红入。

更喜酿芳菲,催花居第一。

和新篁韵

竹君清绝润於玉,谱牒出自淇之澳。

移根分种置吾庐,才隔樊墙即家塾。

塾之所有无非书,师友摛文剪其芜。

此君儿郎趣亦雅,骈头相过纷铺舒。

鲜鲜绿色照邺架,骎骎宗祖可方驾。

钩章题品得骚翁,倍使新篁长光价。

矛甲鏦鏦看击云,未逊六千君子军。

琅玕一一如椽大,此中更有风月存。

巨细何异公领孙,低昂尤若主承宾。

有宾如君诚可人,西窗六月暑如焚。

会见为君涤除势恼来凉薰。

水调歌头·风雨卷春去

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馀。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杨柳垂垂飘絮,桑柘阴阴成幄,殷绿正棻敷。迁木莺呼友,营垒燕将雏。金蕉举,珠樱累,豆梅腴。寿乡歌舞,樽前暂得皱眉舒。往事南柯印绶,晚岁北山杖屦,寂寞笑今吾。幸作耆年侣,写入洛英图。

塾楼春集次日和儿辈韵

伊耆嘘至和,薰播弥大地。

有声沸候禽,有色衒名卉。

丽景接川原,浩万历岁几。

于时不得乐,夫人自暴弃。

卑官徒劳人,忆昔续宾戏。

继忝隶部曹,厕迹於朝市。

未几乘汉鄣,归来从绮里。

誓当守衡茅,不复问行李。

方开陶径荒,遽惊周室燬。

时艰慨适逢,身存良自喜。

筑庐傍山栖,视家如客邸。

虽存蓬荜居,似为燕雀芘。

兹辰薄游衍,携友忘汝尔。

书楼舒远眺,林芳犹蜕委。

麦陇连蔬畦,青黄错成绮。

野色入杯棬,山光浮屐底。

阳春艳欲流,霁景浩无际。

献酬乐佳宾,续广赖吾子。

朝来补吟事,粗不忝诗礼。

顾余八十叟,忘我忘忘世。

醺余扶杖归,笑语喧童稚。

斯游固已适,未足穷乐意。

九峰苇可杭,相望在尺咫。

忧先天下忧,乐岂果在是。

忧乐存诸心,尚堪追禊事。

僧庵

结屋倚岩隈,日高晨露晞。

开门放山入,隐几看云归。

野老披白袷,樵夫穿翠微。

僧居无个事,尽日客来稀。

初秋夜雨

老火势方张,欣逢律转商。

打窗风送泾,袭袂夜生凉。

洒若烦襟豁,悠然清梦长。

流膏到原隰,黍稷遍含香。

和南塘

历遍崔嵬又涉川,菊秋还见早梅天。

重来槁顶惟添老,屡对青山似有缘。

携友拟为深谷隐,有僧可问小乘禅。

临风却忆南塘老,便脱芒鞋棹去船。

宣妙寺偶成

孤寺萧然寄碧岑,尘无半点到僧门。

风传钟鼓万家县,山绕犁锄十里村。

一榻高眠慨今夕,八窗洞达纳乾坤。

此行梅月孤良觌,雨打寒林晚复昏。

页次:(11/46)
<< <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