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答苏秀才
[唐代]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唐代]李白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译
走出家门,抬起头就可以望见城外的终南山了,翘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了我无穷的意绪和美妙的怀想。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译
那里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难以名状,那苍翠葱茏的景色日日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多么的美妙惬意啊。
注
难为名:难以称呼,难以说清楚,指山中景色气象一派壮丽,无法用语言表达。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译
只见那儿的天空上方不时飘浮起朵朵白云,它们在天际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译
看着这样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旷神怡,意兴盎然。
注
与之然:与这一派景象浑然一体,不辨物我。是说我心与自然融合而为一体。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译
什么时候我能够去造访那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呢?到那时我也要和他一样遁迹于人世,自由自在地栖身在那紫阁峰上。
注
造:访问,拜访。
幽人:隐居者,这里即指紫阁隐者。
灭迹:离开纷乱的人世红尘。
绝撇:高耸的山峰。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代]李白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注
析道论:析,分也,解也。道论,即道家之经论。
微言:精妙之论。
秋毫:谓精微之理。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译
你能不能多待几天再回去?怕山上的瑶草会衰歇吗?
注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如灵芝等,能治百病或食之长生。亦泛指珍异之草。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译
冬天来到的时候,我会去你那里,一起弄笙戏鹤,风雨相依。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译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注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
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注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露水打湿。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
足:值得。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违:违背。
雨余小步
[明代]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译
柳塘西处,莲叶田田,莲花清丽,风轻雨疏,夕阳西斜。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译
花白的头发上戴着竹箨冠,拄杖出行,又被困湿滑的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译
彩虹倒映在水中,仿佛在饮溪水,路边的茅草也新长出了嫩芽。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译
此时鹁鸠正在动听地歌唱,我已不打算再去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了。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唐代]李白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译
到处游访仙人,今天渡过颍阳河,来拜访隐士元丹丘。
注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
元君:指元丹丘。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译
老元啊,你怎么丢弃天下苍生的愿望,不去当官,却喜欢与洪崖仙人在一起?
注
苍生望:百姓所望。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译
当初选择此地建山居的目的就为了幽静隐蔽,每次的议论都足称美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译
此地好风景,北面是马山的断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注
“却顾”二句:即诗序所说“北倚马岭”,“南瞻鹿台”。北山,指马岭。南岭,指鹿台山。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译
溪水连通汝河,共享一轮明月,山峰与嵩山相接,同分漫天白云。
注
汝海:指汝水流域。
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注
清芬:喻美德。陆机《文赋》:“诵先人之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注
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隐居。江渍,江滨。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唐代]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译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注
余:我,诗人自指。
何意:一作“何事”。
栖:居住。
碧山:山名,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一说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
自闲:悠闲自得。
闲:安然,泰然。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注
窅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
别:另外。
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唐代]李白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译
蓝山耸天而立如同一道墙壁,突兀而出像鲸鱼额头。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译
如奔如蹙横在澄彻的深潭之前,其势吞没落星之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译
如此佳境真应缓棹慢行,如此清辉光彩真能留客脚步。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译
我所期望的是您我共同在此占卜选址,盖筑茅屋炼长生不老之药。
注
卜筑:择地而居。
结茅:筑茅屋。
金液:指长生不老药。
忆东山二首
[唐代]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译
东山我很久没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过几次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译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译
我现在像谢安一样携领东山歌舞妓,长啸一声远离世人。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译
我准备告诉东山的隐者们,为我打开蓬门,扫去三径上的白云。
题元丹丘山居
[唐代]李白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注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元丹丘山居。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译
松风徐吹,似清除襟袖中的俗气;石潭水清,清洗心里耳中的尘世污垢。
注
洗心耳:洗心,《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洗耳,据《高士传》记载,尧要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答应,跑到嵩山隐居起来;尧找到他,又要让他做九州长,许由不愿意听,就在颖水里洗耳朵,表示尧的话污了自己的耳朵。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